本文转自:文汇报
元旦前夕,85后家庭医生支艳红到部分签约居民家“上门查房”,送上新年问候
这份稳稳“医”靠,暖了很多老人的心
元旦前夕,支艳红(右)和同事来到签约居民刘老伯家中,复查其大病后恢复状态并叮嘱在冬季生活和康复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的事项。 本报记者 袁婧摄 ■本报记者 李晨琰
时值岁末,普陀区长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支艳红正忙着一件事,梳理签约居民中的重点人群,逐一上门或电话回访。“正是元旦佳节,考虑到有些老人要出门走亲访友,怕他们身体情况不稳定,还得摸摸情况,做到心里有数。”
长征镇地处普陀区西南部,辖区内常住人口逾15万。支艳红签约的近2100名居民中,老年人占比近50%。日前,记者跟随这名85后家庭医生一起走进居民家中,体验健康守门人冬日里温暖的“上门查房”。
依托家庭病床,打通医院与家庭的“最后一堵墙”
血压计、血糖仪、听诊器……整理好出诊包,支艳红骑着“小电驴”出发了。第一位上门服务的对象是金老伯,一名家庭病床建床患者。“爷叔好,早饭吃过了吗?”听到支艳红的声音,金老伯有了反应,眨了眨眼睛,点了点头。
12年前,金老伯因大面积脑溢血,在医院清除颅内血肿后,捡回了一条命,可后遗症却让他的生活质量变得很差。如今,老人的眼睛看不见了,听得懂话但说不出,吃喝拉撒全靠妻子李阿姨照料。
“血压110/72毫米汞柱,餐后2小时血糖12.8毫摩尔/升,总体情况还可以。”很快,支艳红为金老伯测完了血压和血糖,李阿姨听到结果,放下了心。
“没有家庭医生,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常人很难体会,将医疗服务送到居民家中,对金老伯夫妇这样的家庭有多重要。有一次,金老伯曾因腮腺炎引起发热,被120救护车送进了医院急诊。“抢救室家属不能进,他又说不出话,我真是急坏了。”
谈及这次看诊经历,李阿姨仍心有余悸。如今依托家庭病床,家庭医生“上门查房”,打通了医院与家庭间的“最后一堵墙”,如有需要可通过医联体直接转诊至上级医院,医生对患者病情掌握更彻底,救治也能更及时。
目前,长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建立了100多张家庭病床,支艳红共管理4张家床。“现在有事,我们都习惯找支医生。”李阿姨说。
临走之际,支艳红不忘向金老伯夫妇送上新年问候,“又一年过去了,要有信心顺利过下一年。”
微信里有300多位签约居民,“不像医患更似亲邻”
在同济大学医学院硕士毕业并完成规培后,支艳红进入长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10年来扎根基层,在支艳红眼里,这份人与人之间的亲近、温暖的关系,是一份难言的职业成就感。“这也是我学医之初所追求的医患关系——不像医患,更似亲邻。”
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支艳红身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不少老人多病缠身,需要“医”靠。
签约居民沈老伯是位孤老,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慢性基础性疾病。“他的妻子钱阿姨是患胰腺癌走的。”支艳红很清楚这家人的情况,当时钱阿姨在弥留之际,家人又都在国外,沈老伯只能打电话求助支艳红。那天,深夜11点,支艳红帮着这位无助的老人,送了他妻子最后一程……
支艳红的手机里有300多位签约居民的微信,电话更是数不过来。就在今年,她获得了上海市十佳家庭医生提名奖,“这是居民们对我的认可,也是更高的要求和期待。”
康复送上门拓展服务范围,为居民撑起健康“保护伞”
长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本市第一批上海市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也是在这里,支艳红结识了刘老伯。
76岁的刘老伯两年前因脑梗留下后遗症,到中心进行康复治疗。前段时间,寒潮来袭,老爷子的关节炎犯了,行动不便。从金老伯家出来,支艳红没有停歇,赶往刘老伯所在的老小区。老旧的楼道昏暗狭窄,一口气爬上四楼,她敲响了刘老伯的门。“爷叔,最近感觉怎么样?”“痛啊!”刘老伯指了指膝盖,勉强坐在椅子上,站立困难。
跟着支艳红一起上门服务的,还有长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治疗师周敏慧,组团式上门,拓宽了服务范围。“来,老人家,给我看看。”周敏慧给刘老伯做了评估,“主要还是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引起的,我先教您几个简单的动作,等到慢慢能下楼了,再到康复中心来。”
另一边,支艳红给刘老伯测了测血压和血糖。没想到,指数“爆表”了——血压145/90毫米汞柱,餐后2小时血糖18.8毫摩尔/升。
“爷叔,晚上吃好饭睡觉前,再测一次血压和血糖,把数据发给我。”支艳红给刘老伯留了一项“元旦作业”,调整血压和血糖至及格线,“实在调整不好,就只能住到病房,让我们来帮助你。”刘老伯听话地点了点头。
巡诊完两户签约居民,已临近中午。看着手里的单子,支艳红的入户工作才刚起了个头,还有许多老人等待着她。在全市范围内,如支艳红这般的家庭医生还有很多,他们作为基层卫生服务的主力军,为辖区内的居民撑起了健康“保护伞”。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