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自2006年首次亮相北京图书订货会至今,湖南文艺出版社“原创之春”已经举办了20年,推出了逾70部重点原创作品。1月9日,湖南文艺出版社文学的二十个春天(2006—2025)——湖南文艺出版社“原创之春”二十周年·回顾与展望活动,在北京举行。
20年来,“原创之春”的这些作品书写和记录了中国故事,展现了中国风貌,不仅获得了各类奖项的认可,如《机器》《命运》《长津湖》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机器》《娘》《扶贫志》获中国出版政府(含提名)奖,《山河袈裟》《流水似的走马》获鲁迅文学奖,《月光紧追不舍》《逐梦:湘西扶贫纪事》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还涌现出《青瓷》《蓝色天堂》《大清相国》等畅销精品,很多作品走出国门,出版多个语种版本。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作家梁晓声认为,类似这样的文学活动在世界上几乎都是现象级的。作为一个生活在中国的著书人,能在“原创之春”的活动现场上谈读书、出版和创作计划,很幸运。
作家马金莲分享道,在创作《亲爱的人们》过程中,她跟进采访了宁夏南部山区的移民搬迁并通过重新阅读乡土文学经典作品,通过学习提高了自己对长篇的架构把握能力。
评论家张莉说,在AI时代,原创更为重要。AI可以帮助写工作总结、写论文、搜集研究资料,但AI不能完成的是属于人的创造性的部分。AI也可以写小说、诗歌、散文,但是AI写的永远不会是深具创新能力的作品,因为AI是把前人已经写过的内容进行再整合而已。
本次发布会上,湖南文艺出版社还以“2025原创之春”的名义,与作家刘庆邦、范小青、葛水平、关仁山、梁鸿鹰、老藤、次仁罗布、何常在等作家签约。
刘庆邦的新书《挂在墙上的弦子》收录了8个短篇,1个中篇,是适合阅读的小开本;葛水平即将创作一部关于梁思成、林徽因在山西考古的作品;次仁罗布的《绿松石屋顶》,通过一个农奴主和农奴两个家庭的子孙所经历的坎坷命运,来呈现西藏历史的变迁;何常在将出版第一部科幻小说《循环世界》,以人工智能为主题,反思了人工智能对人类文明的帮助和控制。【责任编辑:李丹萍,郭韶明编辑:李丹萍】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