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时事热点 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旧址纪念馆重新开馆

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旧址纪念馆重新开馆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广州6月16日电(陈宇龙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今天,黄埔军校迎来建校100周年,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重新开馆,校本部和军校俱乐部原状陈列向公众开放,“国共合作的不朽丰碑——大革命中的黄埔军校(1924-1927)”校史展开展。

黄埔军校校史展开展现场。陈宇龙/摄

据了解,校史展通过300余张历史图片,以“历史实物+多媒体还原”的形式,呈现了国共合作时期的黄埔军校历史。展览分为“国共合作 黄埔创校”“能文能武 军政兼备”“东征北伐 威名远扬”“英杰辈出 丰碑永存”四个部分,共展出170件套展品,除馆藏的82件套外,其余均为来自全国20个单位、黄埔后人及藏家的藏品。

《纪念黄埔军校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发行。陈宇龙/摄

开馆活动现场,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为捐赠者颁发了黄埔军校建校百年特别证书。黄埔军校十六期生耿荫龙之子耿嘉陵告诉记者,经过与家人商议,他捐赠了父亲在中缅印战区使用过的一张美式吊床和反攻缅北时缴获的日军军用毛毯,这些文物都会陆续经过整理布展,被更多参观者见证。耿嘉陵呼吁更多黄埔后人捐赠出自己珍藏的相关文物,让黄埔军校文物“活”起来,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这段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提升后重新亮相的校本部复原陈列,根据在军校工作、学习过的师生、夫役等人的日记、书信、回忆录和其他相关影像、图片和文书类资料,重现了20余个场景空间。教室里的课桌、办公桌上的报纸文件、学生宿舍中叠着豆腐块的床铺……都高度还原了黄埔军校校本部师生学习和训练的场景。

“黄埔同学录查询室”数据库上线。陈宇龙/摄

黄埔军校俱乐部首次以场景复原面貌迎客,这是当年黄埔军校师生举行集会、演出、节日庆典的场所。此次修缮复原了“阅览室”“音乐室”“弹子游艺室”“化妆室”,立体细致展现军校师生在军事训练课程之余的生活。

参加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的嘉宾合影留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摄

此外,可供公开查询的“黄埔同学录查询室”数据库也于今天上线。由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与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联合筹办,是目前国内可公开查询的规模最大、收录最全的黄埔军校名录数据库。关爱抗战老兵公益基金秘书长罗亚君介绍,该数据库现已收录包括黄埔军校校本部、各分校、附设各训练班、各兵科学校在内的黄埔军校学员资料超过17万人,支持以姓名、籍贯等各种方式模糊查询。

罗亚君认为,数据库也方便了年轻人搜索来自自己家乡的黄埔生、和自己同姓的黄埔生,从而了解革命先辈报考黄埔军校、以革命为自己的使命的原因。

活动现场,中国邮政首发《纪念黄埔军校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和原地纪念封,该套纪念邮票1套2枚,邮票图案为黄埔军校校本部、孙中山纪念室和纪念碑。

据悉,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从6月17日起对游客恢复正常开放。【责任编辑:郭韶明】

本文来自网络。 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zdzw.com/blog/article/pid-1734.html

发表评论

(快捷键:Ctrl+Enter 或 Alt+Enter)
匿名评论时,请补充填写以下信息:
*以下联系方式请至少填写一种:

评论列表(0)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Q:26869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dwu365@126.com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