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维 辰
2024年不端行为案件处理结果通报(第一批次)日前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自然科学基金委”)共通报了15起不端行为案件,涉及15所大学、累计32篇论文。
除了往年通报中常见的论文存在抄袭剽窃、署名不实、图片使用混乱等问题,今年第1批通报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前两起案件都涉及评审“打招呼”。其中,北京建筑大学季节2022年安排有关人员收集可能的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信息,并和他人一起联系部分专家,2023年为自己申请的重点项目(未获资助)向多位潜在的评审专家请托,被取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参与申请资格3年、取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资格5年;华北电力大学杨立军在2022年和2023年连续两年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均未获资助)过程中,通过发送邮件等方式向多位潜在的评审专家请托,被取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参与申请资格3年。
在以前,这点事可以说再正常不过。自然科学基金委官员的论文中提到,2018至2021年,七成专家评审时被“打招呼”。其实,不仅申请者替自己拉票成风,科研GDP、人才政绩等因素驱动下,高校举全院、全校之力确保重要科研项目和人才评审过关的也不在少数。而当“做工作”普遍到成为一种风气,科研评审就不仅要看学术,还要拼关系,申请人要么承受“别人打了招呼你不打,就觉得你不重视”的后果;要么被歪风裹挟,“没有人敢喊,一喊就破坏了规则,大家以后肯定就不带你玩了”,于是每逢重要的项目和人才评审,就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拉票。一个良好的评审机制,理应让最优秀的人得到有效支持。埋头做学问反而会吃亏甚至很难存活的生态下,难免科研水平下降,负面影响巨大。
面对“房间里的大象”,指出“大象”存在的个体可能会成为被排挤对象,打破这种集体沉默,要找准沉默者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或隐形发挥作用的约束。结合当前学风异化中的新变化,新修订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研不端行为调查处理办法》特别将“打探、打招呼、请托、贿赂、利益交换等”中的“打探”、“打招呼”、“请托”纳入科研不端行为予以惩戒,就是看到了评审专家被“打招呼”是自然科学基金工作领域易于引发腐败现象的源头性问题,抓住科研评审机制这个“牛鼻子”采取根本性措施。也正是依据《办法》,两位教授为“打招呼”不端行为付出了代价,原本加分的“盘外招”如今成了“否决项”,具有较强的警示作用。
当然,“打招呼”顽疾由来已久、牵扯面广、隐蔽性强,防止一些问题反弹回潮需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整治有组织的相互请托和利益交换等行为也还要狠下功夫,才能不断推进科研生态持续向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创新策源,夯实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