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时事热点 技术进步不应以高龄劳动者“让步”为代价

技术进步不应以高龄劳动者“让步”为代价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

刘诗麟

技术发展的进步不应以高龄劳动者的“让步”为代价,帮助他们跨越“技术鸿沟”、更好与时代接轨,不仅是为了实现劳动者本人更多元的价值,也是在为企业后续发展沉淀底蕴、积蓄力量。

近日,一起“59岁工人因不会使用线上小程序请假而以旷工为由被开除”的案件引起广泛关注。据媒体报道,高龄工人辛某在配件公司从事车间工作已经十多年,由于公司要求员工请假需要通过企业微信线上流程,而辛某因不熟悉电脑操作,故没有按照规定完成请假流程,因此被公司认定为旷工而解除劳动合同。然而,辛某曾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向公司提出过请假申请、返岗后的补请假事宜,但公司并未明确告知准假与否,而是直接作出解约决定。最后法院判决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违法,并责令支付辛某赔偿金10万余元。

休息休假是劳动者的法定权利,此次事件反映了高龄劳动者在现代企业办公环境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一方面,随着科技发展,很多企业将休假、销假等工作流程数字化、智能化,要求员工与时俱进掌握电脑和手机操作。但另一方面,高龄劳动者学习这些操作需要适应过程。互联网技术普及虽然已有一段时间,但对于长期习惯传统生活方式的高龄劳动者来说,如果工作中没有数字化办公的“刚需”环境,对操作电脑手机会相对陌生一些。比如请假这件事,过去工人只需和厂里领导打声招呼就能把假请好,现在却要对着手机电脑操作请假流程,这就导致部分人容易因“跟不上趟”而违反公司规定,陷入麻烦。

法院的判决维护了劳动者权益,这对高龄工人权益保护释放了积极信号。另一方面,高龄工人群体在工作中所面临的“隐形歧视”更应被看到。尽管国家多次出台政策保障高龄劳动者就业,但不可否认的是,“技术鸿沟”仍然以不同形式困扰着高龄就业者。结合前面提到的情况,企业在数字化转型阶段,尽管并不是故意给高龄劳动者设置障碍,但从结果来看,一些高龄劳动者确实因为新技术的使用障碍而被动受到不公平对待。在产业数字化的过程中,这种“隐性歧视”还会体现在就业竞争力上。据笔者了解,许多工厂在招工时更倾向于招聘熟悉电脑操作的年轻人,因为相比于花费大量时间和人力来对高龄员工进行技术培训,直接把后者排除在外的方式成本更低、更省事。此前就有媒体报道过,有高龄工人因不会使用新机械被调岗降薪、变更工作地点,最后被逼辞职。事实上,这些看似是为了提高生产力而制定的用人标准,在现实中并不一定能发挥预想的作用。以工厂招工为例,尽管企业更青睐年轻人,但年轻人在进工厂时因工作环境闭塞、吃不了这份苦而打“退堂鼓”,最后在工厂里干活的大都还是上了年纪的“老面孔”。

应该认识到,技术发展的进步不应以高龄劳动者的“让步”为代价,帮助他们跨越“技术鸿沟”,对劳动者抑或是企业来说都是长远之道。从当下来看,高龄工人身上具备年轻人短时间内代替不了的经验优势,可以起到很好的“传帮带”作用。许多“60后”“70后”工人见证了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变化,是在流水线上从拧螺丝钉开始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老工人,他们对一门技术的研究程度称得上专精,工作经验非常丰富。现实中,也有许多产业工人已经通过国家政策被评聘为高级技工,成为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帮助他们更好与时代接轨,不仅是为了实现劳动者自身更多元的价值,也是在为企业后续发展沉淀底蕴、积蓄力量。

有研究预测,到2035年,我国平均预期寿命将增长到81.3岁。在人口老龄化和用工高龄化的趋势下,对办公流程等作出适老化改造也是必然趋势。企业方在制定规则和执行流程时要考虑到高龄员工的实际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可通过提供专门的职业培训,帮助有需要的工人学习新技术、新应用,也可以设置一定过渡期,为高龄员工开展常规工作保留线下服务窗口。当然,这些适老化改造涉及企业运营成本等多方面的因素,保护高龄劳动者权益也不能仅靠企业单方面付出,政府也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协同做好引导服务保障,为高龄工人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和公平的工作环境。

老有所为,不负余年。高龄工人群体是社会的一笔财富,对他们的诉求作出及时回应,给他们提供法律保障和适老关怀,不仅是从职业角度出发的考量,更是为了在银发时代到来时给予其尊重和关爱。迎接银发岁月,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本文来自网络。 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zdzw.com/blog/article/pid-1400.html

发表评论

(快捷键:Ctrl+Enter 或 Alt+Enter)
匿名评论时,请补充填写以下信息:
*以下联系方式请至少填写一种:

评论列表(0)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Q:26869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dwu365@126.com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