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时事热点 爱心的种子遍地开花(帮扶县驻村手记)

爱心的种子遍地开花(帮扶县驻村手记)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河南省虞城县城关镇倡导志愿服务活动——

爱心的种子遍地开花(帮扶县驻村手记)

本报记者 周飞亚 人民网记者 黄 钰

4月17日下午,河南省虞城县城关镇,环卫工人息爱香收工后带着小小的期待来到孝善广场。当天是每月一次举办集体生日宴的日子,息爱香是这次生日宴的寿星之一,这是她在这里度过的第三个生日。

过“集体生日”,源于城关镇颇有影响力的民间公益项目——“爱心晚餐”。每周一到周五,虞城环卫工人和附近的老人们都能在这里吃到可口的免费晚餐。

“爱心晚餐”的发起人袁志勇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城关镇新建社区的一名普通居民。7年前,袁志勇注意到环卫工人吃饭不便,尤其是寒冬,经常只能吃冰凉的饭菜,一个想法涌上心头:“能不能办一个食堂?环卫工人那么辛苦,得让他们吃上一口热饭!”

这个提议很快得到了各方支持:镇政府帮忙协调,将公园广场边的几间小平房借用过来,厨房和办公地点就有了。不少企业、单位和热心居民捐资捐物,上百名志愿者轮流来帮忙,切菜、搬桌子、发馒头、打饭……

“爱心晚餐”就这么开张了,如今,已运行近7年,从一个人的尝试,变成一群人的坚持。

志愿者们采取轮班制,每天都有值班组长负责召集志愿者。过“集体生日”,就是周三组值班组长修平的主意。

后来,虞城县推动有条件的村镇社区建立孝善食堂。镇领导班子一合计:“爱心晚餐”不就是现成的孝善大食堂?两者可以合在一处,进行提升改造。2023年10月,“爱心晚餐”项目又多了一个身份:城关镇孝善大食堂。广场上又多了两间小屋,老人和环卫工人可以在这里休息、阅读。

城关镇党委书记彭丽也经常来当志愿者。彭丽说:“就像一个充电站,无论是助人者,还是被助者,都能在这里获得幸福感、补充正能量。”

“今天有4户需要送。”“好嘞!”下午5点半,两名外卖骑手熟门熟路地拿起打包好的餐盒。

这是为不便出门的老人准备的。每个开餐日,附近社区的网格员都会提前统计好当日需要送餐的人数并发送到“爱心晚餐”厨房。以前是由网格员来取餐、送餐,今年春节后,两家外卖公司也加入了送爱心的行列。

在城关镇,像“爱心晚餐”这样的志愿活动还有很多。春节期间,为值班的医护人员、住院患者、执勤交警等送饺子;夏日路边,爱心冰柜为环卫工、快递员等提供免费矿泉水;孤寡老人、行动不便的居民只要预约,就有人免费上门理发;周日清晨,一群“小红帽”会在两河口公园附近,捡拾路边垃圾,以行动宣传环保理念,他们中,有80多岁的老人,也有五六岁的孩子……

各社区也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在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的一个展柜里,茶壶、大米、洗衣液、陶瓷砂锅、加湿器等礼品琳琅满目,志愿者们可以用服务积分自由兑换。志愿服务无处不在,居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社区的人情味也越来越浓。

爱心的种子遍地开花,结出乡镇精神文明建设的硕果。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16日 07 版)

本文来自网络。 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zdzw.com/blog/article/pid-1577.html

发表评论

(快捷键:Ctrl+Enter 或 Alt+Enter)
匿名评论时,请补充填写以下信息:
*以下联系方式请至少填写一种:

评论列表(0)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Q:26869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dwu365@126.com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