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时事热点 “治愈”每一位“无名氏”

“治愈”每一位“无名氏”

本文转自:长春日报

爱心病房护士

“治愈”每一位“无名氏”

本报记者 于 慧

白晶叮嘱患者好好进行康复。 于慧 摄

被市救助管理站认定的流浪乞讨人员生病后,都会送到市人民医院的爱心病房。对于这里的护士来说,相比其他科室,不仅要护理患者的疾病,更多的时候还要“治愈”患者的心病。如此一来,工作压力与强度就大了许多。护士节前夕,记者来到这里,采访了已经在这里工作17年的护士白晶。

“白姐特别不容易,在我们科工作的时间最长。”还没见到白晶,爱心病房护士长邹函书就这样介绍。

“今天康复做得怎么样”“走路的时候慢点”……走进病房,就听见白晶正在与一名患者聊天,话语中满是关心。几个月前,这名患者被市救助管理站送来时,由于突发脑梗,导致失语偏瘫。“刚来的时候,没少给他喂饭。”听白晶这么说,男患者呵呵地笑了。来到这里的患者,很多人都不能很快联系到家人,护士就成了他们的“临时家人”,虽然也有护工帮助,可遇到“不听话”的患者,白晶和同事也要第一时间出现,喂饭、更换被褥都是经常事儿。

白晶告诉记者,爱心病房除了常规的临床处置工作,医护人员承担更多的任务是对患者的心理疏导。每天看似普通询问,她都要重复许多遍。“躺下吧,我看一下伤口,一会儿给你换药。”来到隔壁病房,白晶叮嘱一名女患者。由于糖尿病并发症,女患者双脚已经严重溃烂,医生建议截肢,但患者不同意,再加上联系不到家属,只能每天换药处理。每次换药都要一个多小时,白晶却没有一点怨言。

“在这儿住院的多是有多项基础疾病的人,因病情而遗忘很多事情,失去一些记忆,帮助他们寻找家人也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白晶说,每次问及家庭情况时,都能从患者双眼中感受到对回家的渴望。平日,只要有时间,她就会和同事们拿起电话,通过患者提及到的信息帮助他们找家人。曾经,一名19岁女孩因失恋而想自杀,从辽宁省鞍山市跑到我市,得到救助送至爱心病房后,医护人员一边安排体检事宜,一边耐心沟通,打开女孩心结后,白晶很快获知女孩家庭信息,并联系到她的母亲,顺利帮助女孩和家人团聚。“看见他们能顺利回家,我也特别开心。”白晶说。

“在这个岗位工作这么多年,值不值?”白晶说,爱心病房组建已经19年,她在这里也工作了17年,虽然被醉酒及精神疾病患者打过、骂过,但看到患者找到家人时的喜悦,收获他们一句谢谢的时候,一切付出都值得。特别是4年前,爱心病房被中国医师协会授予“人文爱心科室”称号,她更加感觉光荣和自豪。“守护‘三无’患者健康‘不抛弃、不放弃’就是我最大的成绩。”白晶自豪地说。

本文来自网络。 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dzdzw.com/blog/article/pid-1555.html

发表评论

(快捷键:Ctrl+Enter 或 Alt+Enter)
匿名评论时,请补充填写以下信息:
*以下联系方式请至少填写一种:

评论列表(0)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Q:268693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dwu365@126.com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返回顶部